告别南苑机场 往事并不如烟( 八 )

有趣的是,京南这一带管泡完澡或吃完饭百无聊赖后的葛优瘫,有个专门词汇:晾鹰。这里没有任何情色意味,只因南苑“空军”的历史早在元代就开始了:作为燕京十景的南囿秋风,少不得放鹰捕猎。如今南苑地区仍存一座巨大的晾鹰台,其荒废程度看起来比旁边的北普陀影视城,甚至还要好一些。

双兴堂所在的南苑老城,和机场就隔着前面说到的那条铁路,其主要道路以某道街和某马路命名,呈和北京城里的南锣鼓巷地区一样规整的蜈蚣形。其作为驻军配套生活区,可谓一应俱全,包括清真寺和教堂。当年基督将军冯玉祥坐镇时,每天几次祷告时分,全体信教的大部队齐声“阿门”,整个南苑地区上空鸟雀纷纷惊飞,堪称京南一景。

因为那本《伟忠妈妈的眷村菜》,后来我去台湾还专程绕到嘉义,在空军市场吃到了老北平黑豆干,果然是熟悉却又陌生的味道。“以前北京南边水好,做豆腐忒合适,要不怎么叫南海子呢!”摆摊的老太太一口侯宝林相声里的片汤话,就跟嚼豆干一样过瘾。

前几天,我和远在英国公干的老大微信语音,“好事,南中轴线终于能打通,也没有起落扰民了,我家老房子这回升值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