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乳业 从“鲜”出发不走寻常路( 二 )

2008年,新希望乳业旗下云南蝶泉和雪兰两个品牌在国企改制、企业亏损的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同区域竞争的难题。对此,新希望乳业在云南发起“透明工厂计划”,邀请消费者、经销商参观牧场,了解产品加工过程,销量在3个月后回升。

2019年1月25日,新希望乳业成功登陆深交所。次日夜里,席刚在朋友圈发文说,“十年磨一剑,兑现了一个承诺,练就了一个团队,跑出了一个模式。”

新鲜战略寻差异化发展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新希望乳业“新”在差异化发展战略和新鲜战略,是整个集团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说到新鲜战略,就不得不提巴氏奶。2011年,新希望乳业开始做“24小时巴氏鲜牛乳”,即产品从生产到下架不超过24小时,不卖隔夜奶。这一大胆想法曾遭到内部质疑,“订单怎么做?”“卖不完怎么办?”而真正的难点在于供应链和订单管理。

起初,由于“24小时产品”的理念在当时略显超前,订单耗损高。一天晚上,席刚跑去超市把当天没卖掉的产品送给市民,牛奶很快就被送光。这一模式在其他子公司快速复制。此后竞争对手也开始跟进“24小时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