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子兰到盲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坑要踩( 三 )

从君子兰到盲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坑要踩

价格涨9倍的鞋就长这样

类似的炒作并不新鲜,其实历史上有许多案例,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

80年代,新中国第一炒是君子兰

君子兰原产于南非。

20世纪30年代,君子兰从日本传入中国皇室,成为宫廷花卉。随后,因为战乱,君子兰渐渐流入东北日占区。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兴起,从宫廷走向大众市场的君子兰,开始在长春这一重工业基地形成活跃的交易市场。

从君子兰到盲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坑要踩

1982年春节期间,长春举行“抢救国宝大熊猫君子兰义展”,参观人数达到了2万余人,门票收入17000多元,由此可见人们对君子兰的喜爱。

1983年,长春提出发展“窗台经济”,号召市民家家户户养君子兰。紧接着,君子兰在次年被定为长春市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