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子兰到盲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坑要踩( 五 )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电话还是一般人难以接触的奢侈品,相隔两地的人们主要通过书信联系。

一些邮票有着特殊的图案设计,包括十二生肖、书画艺术、英雄人物与历史事件等。当时的宣传是,集邮能开阔视野,培养兴趣,还能通过书信与世界各地的集邮爱好者交朋友。

邮票被注入文化内涵后,跟风炒作的人就来了。

发行于1980年的“庚申猴”票,是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图像美观,印刷精致。其设计者是著名的艺术大师黄永玉。

从君子兰到盲盒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坑要踩

“庚申猴”票

当时猴票的印量仅为500万枚,而很大一部分又作为邮资被用掉,存量更少。单枚面值为8分钱的猴票由此受到炒作者的追捧,在1997年邮市最火热时,庚申猴邮票的价格达到每枚2000元,较面值上涨2万多倍。

从参与人数上看,1980年全国集邮协会会员只有十多万人,1990年时达到了800万人,在1997年顶峰时会员数则超过了2000万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