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建“医务室”沦为鸡肋,国康私人医生一站式解决方案成市场主流( 三 )

三大困阻,让企业自建的“医务室”沦为了鸡肋

不少企业实施企业健康管理时会采用自建“企业医务室”模式,可实践证明,自建“企业医务室”面临诸多不可克服的困难。企业自建“医务室”需要满足三个必要元素,医生、医院资源、高成本支撑,但往往因前两个因素无法满足就已导致“医务室”沦为鸡肋。企业自建“医务室”基本上无法实现企业健康管理的诉求。

企业是一个群体聚集场所,在聘用医生时存在数量上的选择障碍,一个医生显然支撑不了随时发生的医疗健康需求,而多个医生又要面临大部分时间闲赋状态。因此,企业医务室首先会变为一家“诊所”,员工有医疗健康需求时前来问诊,医生看诊后开具药品、输液等(当然,前提还要需要企业办理相关医疗证件)。

值得注意的是,诊所功能的企业医务室已经实现不了“健康管理”,因为“健康管理”是一个组织性协同行为,需要诸多不同专科的医生共同来完成。

医院资源是企业医务室面临的最大问题,员工有医疗健康需求时,“医务室”更多的只能提供分诊,员工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排队挂号,同样承受排队2小时看诊5分钟的尴尬处境,更为麻烦的是一旦生病,员工往往要前往医院多次,大量的时间被浪费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