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心态?赌徒心理?警惕盲盒“潘多拉”诱惑( 二 )

“简单来说,盲盒就是在买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只能买完拆开后才能‘一睹芳容’的盒子。”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星水直言。

根据某二手购物平台今年年中公布的数据,过去一年,这个交易平台共成交30万个盲盒,每个月发布闲置的盲盒数量相比前一年增长了320%,其中最受追捧的盲盒价格狂涨了几十倍。

在这些盲盒品牌中间,泡泡玛特(PopMart)无疑是最火热的一个。

从泡泡玛特官方提供的用户数据来看,在年龄方面,18岁至24岁的占32%,25岁至29岁的占26%,30岁至34岁的占20%,其他年龄段的占22%;在性别方面,女性占75%,男性占25%;在职业方面,白领占33.2%,学生占25.2%,个体经营户占8.7%,教职人员占12%,其他的占20.9%;在收入方面,8000元至20000元的占90%,其他的占10%。

《法制日报》采访人员了解到,盲盒与其里面装着的玩偶看起来无公害,几十元钱就能轻松拿下,却有人在初玩阶段就一个月花费1万元,甚至有人一年花出10多万元。上至60岁大爷,下至10岁小弟,都是盲盒的追捧者。

张星水认为,盲盒是一个满足了公众好奇心和收藏爱好的新鲜玩意儿,并且商家进行饥饿营销,推出限定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