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市值、1400亿负债,四川“地产一哥”千亿梦碎( 五 )

于是从2008年到2015年左右,蓝光发展开始疯狂拿地,为上市铺路。野马财经(微信公号:ymcj8686)不完全统计,2013年到2014年蓝光发展耗资200多亿拿地,到2015年,甚至溢价123%拿下了合肥的地王项目。

事实证明,蓝光发展的提前储备是正确的。2015年,手握“壳”资产——迪康药业长达七年之久的蓝光发展终于上市了,这也被称作当年的“地产开闸第一股”。

所以如今迪康药业在港股再上市,是属于分拆出医药业务单独上市。目前仅公布了上市意图。如果迪康药业和嘉宝股份均成功冲刺H股,杨铿将成为手握3家上市公司的又一地产大佬。

2010年到2017年,是中国地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地产行业摸爬滚打多年,杨铿应该对这种趋势早有判断。早在2012年,在地产行业还没什么名头、营收刚破百亿的蓝光发展,就先知先觉地表示,要以60%的年复合增长率,完成“9年1000亿”的销售目标。

早点加入地产千亿俱乐部,是蓝光发展的目标,不过2018年财务数据显示,蓝光发展实现销售金额 855 亿元,虽然同比增长47%,不过距离千亿俱乐部还是差了一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