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10年,再造一个阿里巴巴( 三 )

而这些当今最热门的技术展示,更像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从开始探索自己的技术道路直到今天,阿里巴巴跋涉了10年。这10年,阿里巴巴经历了从技术支持商业,到技术融入商业,再到技术改造商业,直到技术驱动商业的彻底转变,从底层到前端,从组织到文化,形成了自己的技术架构、技术路线、技术储备、技术产品、技术理念和技术文化。

10年前,“BAT”的概念刚刚有个雏形,人们分别给三家“巨头”打上了“腾讯的产品、百度的技术、阿里的运营”的标签。现在对阿里巴巴来说,是时候摘下这个刻板印象的标签了。过去的10年,是阿里巴巴“属于技术的10年”,也是再造一个阿里巴巴的10年。

“大一统”:技术路线、风格和基石

阿里巴巴“属于技术的10年”的原点,可以回溯至2008年10月淘宝网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停机事件”。这次停机事件背后的“五彩石战役”,可以被视作阿里巴巴“前后两个10年”的分水岭。

它倒逼阿里巴巴第一次在技术上审视自己的道路,告别以往的技术拿来主义。

这场战役是阿里巴巴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自我技术改造,目的是打通淘宝网和刚刚上线的“淘宝商城”(天猫的前身)的数据和系统。此前,两者各自拥有一套系统,彼此商品库和店铺系统都无法互通,导致从淘宝网导流到淘宝商城的用户,感觉就像是到了另一个公司的网站——需要重新注册、登录、选品和下单,体验割裂,直接影响了购物效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