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靠技术赢得尊重,中车铸造师毛正石的技术人生( 三 )

当时,铸造车间里,四五十岁的老师傅忙活一上午仍然没有一件成品制作出来,心急再加上天气热,老师傅已经汗流浃背,但是作为整个班组的技术一把手,他不会放下面子求助别人。

毛正石看在眼里,中午吃完饭就蹲在车间观察琢磨,下班后厂子安静下来,就专心研究图纸。一周后,他找到了解决办法,半小时时间,他做出了三套成品。从那天开始到退休,老师傅见到毛正石都非常客气。在企业里,只有靠过硬的技术才能赢得尊重,是这件事带给毛正石最深的触动。

在当时的大连机车厂,毛正石是众多技术人奋斗进程的一个缩影,大连机车上从技术上一穷二白逐步积累起深厚的机车技术,自强、不服输、肯干,是毛正石这一代技术人身上的普遍特征。

有活干才有“饭碗”

1997年,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引进了德国和意大利的生产线。工厂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那时起,铸造车间开始接触到更高端、更复杂的产品。由铸焊机体到整铸机体,铸造技术实现了很大飞跃,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