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靠技术赢得尊重,中车铸造师毛正石的技术人生( 五 )

在毛正石看来,拿到一个产品时要预判成功几率。铸造更像一种手工艺,无法通过执行电脑程序来保证产品的成功率,很多看不见摸不着的因素影响着铸造过程,比如天气,江浙沪天气潮湿,夏天铸件废品率就高。此外,原料、采购、制作手段、操作方法等各个环节都完善,才会生产出成功的铸件。

10项国家专利技术

2012年,铸造车间出现了质量问题,生产无法推进,厂长决定将毛正石调到技术组。来到技术组后,毛正石制定了废品率不得高于2%的考核标准。各班组组长纷纷向厂长诉苦,表示考核指标太过严苛,但毛正石坚持自己的标准,他心里清楚,产品致废的主要原因是工人的操作和制作工艺,并非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当时生产电力机车轴承箱,废品率高达40%,毛正石决心整顿工艺纪律。下车间检查时,他经常拎着根铁棍,不合格的产品当场砸掉。3个月后,全车间的废品率下降到1.87%,刷新纪录。

从2012年开始抓车间产品工艺到2014年,毛正石见证了每件产品生产工艺的调整。获得多少奖项已没有太大意义,整改工人操作习惯,固定操作标准,控制操作水平,这些可以被复制和延续下去的,才是铸造业的传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