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R、降准、专项债……稳增长政策还有哪些工具值得期待( 三 )

本次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通稿中,明确提到了要“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同样指出要“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推动实际运用”。这两个说的都应该是要降低LPR报价利率,并且在实际贷款时,贷款利率要逐步和LPR报价利率挂钩。

LPR报价机制改革后,报价行每个月报价一次。笔者预计,今年四季度的3个月中,1年期LPR报价利率可能还将有2-3次的下调,总的下调幅度可能达到或者超过0.10%。

第二,为降低商业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预计四季度将有全面宽松的货币政策,降准概率大于降息。

LPR报价改革降低了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应的是降低了商业银行的收益。但在存款分流压力下,商业银行揽储成本易上难下,通过LPR报价改革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是以挤压商业银行利润为代价的。短期可能还可以推进,但如果持续挤压商业银行的利润,后面LPR报价利率进一步下调会存在难度。

因此,需要通过宽松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来降低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但和主流观点关注的降MLF利率不同,笔者认为,更应该通过降准来降低商业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