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下行概率不大,降低LPR或需降准配合( 二 )

LPR新机制对银行产生四大影响

今年8月,央行决定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新的LPR是在MLF利率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加点形成。郭于玮认为,新LPR形成机制在保障政策利率传导的基础上,给予商业银行自主调节的空间,会具体考虑资金成本、最优客户风险溢价、贷款需求等因素。

新LPR出现的时间短、推进速度较快,而且LPR还将宏观审慎评估纳入其中,郭于玮认为,这些会促进各个商业银行利用LPR定价,因此LPR对商业银行影响会越来越深。

LPR对银行的影响,首先是息差收窄压力。郭于玮表示,从存贷款两端看,目前LPR的下降趋势会使得银行贷款端利率往下,而存款端基准利率预计仍会保留较长时间,具有一定刚性。“因此,这会带来息差收窄压力。加上广义货币M2增速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有一定难度,息差就更会面临挑战。”

其次,LPR影响还可能体现在银行负债成本上。因为贷款利率的下行或促使其在负债端做出一定的调整。郭于玮称,如果未来LPR有下行趋势,银行会主动调整,去降低成本较高的负债,比如结构性存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