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下行概率不大,降低LPR或需降准配合( 三 )

第三个影响体现在存量贷款的定价。现在LPR主要是应用在新发放贷款中,老贷款依然按照以前贷款基准利率执行,这意味着存量贷款变成了固息贷款。虽然存量贷款固息化短期看似乎没有问题,但是拉长看,银行的负债成本将随着存款增长情况、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化,商业银行息差的波动可能加大,特别是在利率上升期,会产生一定风险。我国贷款中的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存量贷款固息化带来潜在风险更大。“所以需要加快存量贷款利率换锚,预防风险。”郭于玮说。

第四个影响涉及银行负债端稳定问题。郭于玮认为,现在LPR解决的是贷款端的利率并轨,但存款端利率仍是双轨。在货币市场利率提高时银行囿于存款利率上浮“玻璃顶”的存在无法将存款利率上调至合意水平,导致存款搬家。同时,跨市场套利行为增加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提高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如果存款利率并轨,将有助于提高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

银行如何应对利率并轨?

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银行如何应对也受到市场的关注。

郭于玮认为,应对LPR可能带来的息差收窄的挑战,银行可以对负债结构进行调整、精细化信贷管理。同时,银行可以通过参与利率互换(IRS)、为企业客户提供利率避险服务、发行浮息债等方式应对利率并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