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行癫:CTO 最重要的是判断未来!| 人物志( 七 )

阿里量子计算进展介绍,作者摄于云栖大会

大家都知道贝尔实验室做芯片非常成功,但它的产业并不成功,于是没落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研究机构都在转型,在这之中,微软研究院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微软研究院以前相对独立,可以做任何研究,但现在转型力度非常大,要与产业集合,也就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十年前,王坚博士做云时,跟大部分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第一,如何提供一个全新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十年前并没有海量数据,其次,王坚博士坚信,这个世界一定是公共云的世界。今天,阿里云投入的技术更广泛,十年前根本没有现在大数据、AI、IoT、移动化、协同办公的概念,但我们将云智能之后,我们的边界、范围也更宽了。

问:对于阿里云,最关切的问题是什么?

行癫:阿里云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从最早的公共云到今天混合云,逐渐变成了很多云项目的解决方案。在公共云时代,王坚博士的想法是做云为什么要销售,十年前我也是如此,因为云是非常简单的产品,一个虚拟机、数据库、存储,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不需要销售和服务。最近两年发生了非常多的变化,因为产品复杂到了一定程度,需要为客户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在阿里巴巴的云上有三百个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一定是面向客户的,解决某一类问题。但是解决方案背后是谁提供的很关键,我们称之为「联合解决方案」,因为是和合作伙伴一起提供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