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新四化” 中国车企有望弯道超车( 二 )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汽车行业“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自主品牌还将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并走出中国,向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自主品牌的进阶之路

“从引进捷达、桑塔纳等外国品牌车型,到现在,中国自主品牌产品已远销海外,甚至在国外建厂。”9月18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慨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尤其是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可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苏晖认为,因为汽车产业与许多产业都有密切联系,所以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

“行业巨变”,或许是所有亲历者回顾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时都会有的共同感受。

在国内首家合资品牌上汽大众成立之前,中国汽车市场仅有两个品牌,一个是上海牌轿车,另一个就是红旗。彼时,上海牌轿车年产量在1000辆左右,而红旗轿车更是仅有100辆左右。

随着大众、雪铁龙、通用等国外品牌相继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自主品牌开始从合资公司身上快速汲取养分。一系列仿照国外品牌车型逆向开发的自主品牌产品,开始逐渐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