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升庵 雄视西南五百年(下)( 二 )

当然,与云南的文人学士交游酬唱,切磋学问,自然也为杨升庵所看重。当时云南文人杨士云、李元阳、张含等人都与杨升庵交往密切,关系甚笃,并有“杨门六学士”之称。杨升庵与他们或相互登门拜访,或一同结伴出游,其情切切,其意融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如他与李元阳苍洱之行的诗人唱答,剑川石宝山的一路偕游;与张含的永昌兰津桥相会题诗刻崖;与安宁三十余名门生的送别赋诗盛会等,均已传为一时佳话。正是在这些交往中,杨升庵为在云南传播中原文化、提携后进、促进云南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至今在昆明西山高峣、保山等地,仍保留着杨升庵故居和部分遗物,成为当地文化的历史见证和旅游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2003年保山市还重修了杨升庵纪念祠。

碑之传奇

在云南安宁小桃花村后的洛阳山,有一块山石刻成的石碑。高两米余,长约五米多,碑文分为三个部分:右侧为蝌蚪文,字略大于拳,笔画粗细不同,形状似篆非篆,中间部分系介绍此碑由来的文字;左侧是楷书的译文,共77字;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禹王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