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币17年浮沉史,对Facebook发币有什么启示?( 八 )

Q币和Libra , 一个为真实世界接入了虚拟世界 , 一个在虚拟世界链接了真实世界;

双方都脱胎于金融体系缺失 , 前者为了解决网络支付的可能 , 后者为了解决跨国结算的困难 。

但是单纯的工具并不够 , 没有足够数量使用者的工具不足以生存并发展 。

而要真正落地 , 还需要具体的大众接受的使用场景 , 这点Q币依靠QQ秀产生了突破 , 那么Libra的场景在哪里?

Libra官方的期望是合作机构优先在自己的场景内应用 , 最优先的场景是跨境支付 。 但考虑政治、利益、成本等诸多现实因素 , 可能还是先在Fackbook内部寻找突破场景更为快速便捷 。

那如果有了场景 , Libra是不是接下来一切就是康庄大道了呢?

再让我们回归Q币的旅程 , 去寻找答案——

发展

80后、90后应该还会有这样的记忆——打电话用话费充值Q币 , 在网吧、书报亭买Q币的点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