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停滞新一轮裁员开启 人人车如何走出"至暗时刻"( 四 )

究其根本,在于人人车始终未能解决行业痛点——信息不对称。36氪援引多位行业内人士采访称:“人人车的用户群中,曾经大概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是车贩子。”这一批人将每天释放的最优质车源收走,使得C2C变成一个伪命题,平台口碑每况愈下。

背水一战

随着融资陷入停滞,公司现金流越来越捉襟见肘。不断被赶超的数据又使其在资本市场上底气不足。权衡之下,人人车开始尝试瘦身自救。2月18日,李健宣布公司启动“新平台+新零售”战略,意在用合伙人模式取代以前的雇佣制,并逐步向社会开放合伙人招募。

减负成为人人车这一轮战略升级的重心,核心逻辑是从重资产的二手车售卖平台转型为重运营的二手车交易平台。这一转型被市场解读为人人车向传统车商妥协,从切车商的蛋糕转向与其联手,并向其提供品牌与销售线索,以解决业内痼疾“飞单”问题。

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显而易见。转型后,人人车更加像是贩卖销售线索的广告平台,难以对“合伙人”的服务加以监管,长此以往可能伤及平台的品质。而业界对于这一模式并不看好,36氪援引行业内人士说法称:“滴滴在2017年高峰时期,大概每天也只能为人人车提供几百个销售线索,以公司目前的流量,覆盖1000个合伙人恐怕困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