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水路 京韵流芳(解码·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故事)( 五 )

虽然原汁原味的运河号子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经过抢救,那段历史和运河文化却得以保存和传承。如今,通州成立了“运河船工号子”表演团队,舞台、电视上都能看到他们的表演,只要声音在,历史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被磨灭;加强保护传承,运河文化就能继续流淌下去。

通州区文旅局党组书记王立生介绍,通州是北京运河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它的规划建设将结合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建设,彰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城市特色,打造运河博物馆、路县故城遗址博物馆等文化设施,让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通州区还挖掘历史文化,编辑出版《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故事丛书》,从通州水系、漕运码头、运河民俗等方面讲述通州与大运河的故事。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通州区形成了“一线四区多点”的文物保护格局,即以保护大运河为主线,打造通州古城、张家湾古城、漷县古城、路县故城遗址“四大片区”,挖掘多点遗存,彰显运河文化底蕴。

建立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多彩生活

大运河滋养着北京,北京也呵护着这条河。“北京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已全面起步,在文物腾退、文保修复、文化设施、生态建设以及历史风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宋世胜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