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智能化进程:海运物流非生即死的行业大考( 三 )

其实,在货代行业里打拼近15年的老徐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但这么多年来,都没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让他焦虑的是,从去年开始,业务变得越来越难接了,货主和收货人的需求不断地在提升,但他这样的小型货代公司是无力自建查询系统的,只能始终守着最原始的操作流程和运营模式,虽与市场的变化背道而驰,却无力改变,仅能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和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点人脉勉强硬撑。

“习惯了,但眼下业务不仅不见涨,还年年下降,不知道还能做多久了。”老徐把眼镜摘下,抽出一张餐巾纸擦着一脑门的汗水,从他的眼神里,采访人员看到他的艰辛和无奈。

他不仅无法满足货主的新需求,还无法从内部节省开支,公司成员基本上都是跟了他十来年的朋友或亲戚,一方面碍于情面,另一方面因为公司规模小,没有人专门负责货物追踪,多数人都是身兼数职,所以缺一不可。

老徐的眼前,就是举步维艰的现实和迷雾重重的未来。而在货代行业里,与他境遇相似的人却不在少数。

传统货运代理,通常都是通过全人工收集不同节点的信息,获取配载航线最新情况,并且通过QQ、邮件、电话等传统渠道在线交流完成信息之间的传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