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劳动教育为何热起来( 三 )

就读于广州市番禺区实验中学的陈思睿通过上烘焙课学会了做曲奇、蛋糕、蛋挞等点心。“如果大人不在家,可以自己解决吃饭问题了。”她说,“我们还带着自己制作的糕点去社区看望孤寡老人,也组织过义卖。做点心自己快乐,帮到别人也开心。”

“现在不学以后更学不会”“起码出国后自己能做中餐”……不少家长对加强劳动教育表示认可和赞同。学生家长陈绮云说,进行劳动教育之后,孩子动手能力增强了,做事情更有自信了。孩子在家做洋葱土豆焖牛腩,切洋葱时眼泪直流,看着很可爱。

教育界人士认为,劳动不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提升耐心、毅力等品质。随着时代发展,在简单的生存、生产技能以外,创造性的劳动教育还有利于提高人才国际竞争力。

但是,推行劳动教育仍面临着不少挑战:有的学校对劳动教育理解有偏差,落实不到位;仍有老师按常规课程教学,理论讲解过长导致来不及实操便下课;有的学校流于形式,把劳动教育与参观游玩等混为一谈;各类资源紧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教学。劳动教育场所缺乏、设备及人员不足、时间安排不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