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金融观察:小心 ETC之后还有无感支付( 三 )

其实,当大家都在争夺ETC的时候,不要忘了技术正在日新月异,交通收费支付方式也还正在演化,ETC很可能只是过渡产品,扫描车牌的无感支付已经在不远处虎视眈眈。无感支付在停车收费中已经普及了,无感支付最大的好处是既不需要额外安装硬件,也不需要办卡。只需要接入支付宝、微信等或者其他的相关应用,绑定自己的车牌号、驾照和行驶证,高速收费就如同停车收费一样便利。

当然无感支付之所以在高速收费中目前还没有被普遍采用,主要是还是一些技术难题没有攻克,比如当用户车辆被其他人套牌时,由于只有车牌而没有ETC设备,套牌者就很容易得手。

另外,尽管无感支付有硬件成本低的优势,但硬件成本低带来的弊端就是识别率和识别距离的不足。相比etc系统的5.8g的短程通讯拥有十几米的检测距离,无感支付采用的摄像头有效识别距离仅有不到10米。比如,停车支付目前的无感支付就会出现很多无法识别的情况,司机不得不退回去几米重新识别,这当然就会造成拥堵的麻烦。另外,基于摄像头的牌照识别和车体特征识别的无感支付肯定不如基于通讯识别的ETC更加精准,而且也更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的影响,有时候就会认错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