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做社交产品,从校园人群切入还有机会吗?( 六 )

但这类用户的分享 , 建立于对自己认同的人分享 , 对懂自己的人分享 。 而社交这件事也是以内容为主 , 相比95前更多是想活出别人眼里的模样 , 95后用户则更想活出的是自己 。

有人说社交产品 , 得大学生群体得天下 , 除了因为大学生是新产品的最佳尝鲜者 , 还体现于产品的迁移上 , 如今低年级的大学生对于微信的依赖度 , 远低于我们以为的样子 。

而在用户从QQ逐步迁移到微信的这个节点上 , 如果有某个新产品介入 , 想截取一些流量则完全存在可能 。

当然切入大学生人群 , 相关的工具、内容还是不可避免 , 提供一些用户生命周期里的刚需功能 , 将能很好的提升粘性和降低获客成本 。

举一个简单例子 , 每年4月—9月 , 百度贴吧都会被其中的各高校贴吧带起一大波流量 , 因为大量高考生对学校信息的反复查询和沟通 。

而在6月—8月QQ上的高校新生群也是高度活跃的状态 , 形成了大量原本陌生关系的连接 , 而后续10月高校社团社群的活跃度 , 则接棒了新生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