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坝上大师云集的岁月(二)( 七 )

高本汉建议马可汗去四川考察方言,于是马可汗来到了成都。就在天竺园那栋小楼,闻宥给马可汗取名——马悦然。

原来,闻宥对于外国人取中国名字有一番研究。他曾对闻辂说:“英国人韩伯伦这个中国名字,就只有点音译的意思,一般化。我给他父亲取的名字韩望涛,就比较好。因为他的名字有水的意思,英伦三岛周边都是水,望涛又有气势,又有诗意。”

马可汗到了中国后,才知道许多中国人不喜欢他的名字,因为“可汗”是对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首领的尊称,对于饱受异族侵略之苦的汉人来说,显然不太顺耳。

肆病逝之后 马悦然深情回忆恩师

对于年轻的马悦然来说,闻宥是慈祥的父亲,博学的老师和真挚的朋友。闻宥病逝后,马悦然深情回忆起求学的情景:

当时,我既年轻又缺乏经验,突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跟我的国家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顿时感到十分的迷茫。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与时任华西协合大学中文系主任的闻宥教授相遇。他当时的年龄已足以做我的父亲,而从我们友谊一开始,他的确像父亲一样引导着我沿着艰难的学术研究之路前进。我一直非常感激,是他耐心的指导和智慧的启迪,激发了我对四川方言语音系统的兴趣。我感到极为荣幸的是,我的第一篇研究方言学问题的论文发表在闻宥教授主编的StudiaSerica。他的博学、他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和他那种引导朋友和学生领略学术研究之美的能力,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他在研究汉代画像砖上展露的才华和他对宋词极富创见的阐释不仅缘于他的潜心研究,更是对学术真正热爱、倾心奉献的产物。正是这位老朋友的引领,我才真正领略到中国古汉语音韵和古典诗歌之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