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电商: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二 )

一、野蛮生长

在逐一检查了鞋底、鞋垫和鞋标之后,球鞋鉴定师小宫拿起手上的Jordan 1白绿凯尔特人闻了闻,然后随手交给了身边的球鞋鉴定师助理。这个动作意味着,一双球鞋的鉴完成了。而这个过程只花了一分钟。小宫是有货UFO的全职球鞋鉴定师,他每天要重复上述动作四五百次。

展开剩余93%

有货UFO于2018年“双11”期间上线,背靠潮流品牌购物平台Yoho!Buy有货。UFO在北京融科望京中心的写字楼有一间办公室,在这里上班的有四个全职球鞋鉴定师和八个鉴定师助理,上千个鞋盒堆满了这个近200平米的空间。

“北京的货量仅占总额的20%。”UFO负责人大魁告诉虎嗅,“南京总部的鉴定中心面积达到了5000平米。”北京的日出货量达到2000双,而南京是北京的7~12倍,两地加在一起,将月度GMV推向了10亿人民币的水平。这些数字投射出了一个极度繁荣的、远没有到顶的球鞋二级消费市场。

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统计,2015年~2017年,中国街潮市场的消费规模上升到62%,比其他国家的消费规模增速高3.7倍。全球目前最大的“鞋贩子”(球鞋转卖平台)Stock X的创始人Josh Luber非常看好中国的市场的前景:“我知道中国光是球鞋的市场规模就超过10亿美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