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电商:野蛮生长,乱象丛生( 四 )

2015年正式上线的毒,2018年的月度GMV已达到2亿人民币,更有传闻称2019年上半年某月的GMV已经突破2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的GMV可达60~70亿元。毒作为目前中国球鞋电商中的头部玩家,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虎嗅曾几次想联系毒的采访,均遭到婉拒,原因不得而知,最终只从公关那里拿到了零星的信息。

目前,球鞋二级市场的赛道非常拥挤,除了早期进场的毒、nice好赞、get,还有UFO、斗牛( 原名“蜂潮 EYEE”,由潮牌售卖转为球鞋交易)、切克(2019年5月8日上线,由二手交易平台转转推出)等等,尽管后面几家入场较晚,但也过了一把“人口红利”的瘾——UFO在2018年“双十一”上线第一天就突破了百万元的交易额;今年5月,斗牛的GMV已经达到近5000万,预计全年达到5~6亿。

虎嗅此前的文章介绍过它们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其最大的共性的是,在交易模式上,它们并没有照搬Stock X的“球鞋交易所”,而是直接给现有卖家的价格,按照由低到高的方式排序,无需竞价,一键购买。

在发展路径方面,毒和nice相似,有货UFO和斗牛相似。毒从虎扑社区孵化而来;而nice经历了从社交平台到电商的转变;有货UFO在出现前有YOHO!BUY(商城)铺路;斗牛的前身也是潮物商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