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亿”隐性债务置换平衡术:贷款换贷款、非标 平台再活血( 四 )

这实际上在强调项目应财务可持续:如果置换不具现金流的项目债务,将可能形成“旁氏”,加剧金融风险;而如果置换有现金流的债务,则是基于项目本身的资产收益性考虑,从而使之符合“市场化”的原则。

采访人员了解到,去年隐性债务认定时,部分有现金流的项目也采用财政担保等方式融资,因此被计入隐性债务。这类项目主要包括地铁、高速公路、供水、供热等,相关项目形成的债务将是置换的对象,但这类项目的占比并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涉及到财政担保等因素隐性债务并不合规,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的置换则合规。前述下发文件的股份行要求,置换前业务合规性问题不影响本行置换后资产安全性,且不能出现新的合规问题。

在市场人士看来,101号文已允许金融机构置换“自家的”隐性债务,但能否置换“别人家”的隐性债务存疑。该股份行的信贷指引则指出可以置换其他金融机构隐性债务。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一种可能是以低成本信贷置换高成本的非标。这一场景下,如果非标资产是银行通过通道投放的,那么这类置换还符合了“非标回表”的要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