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亿”隐性债务置换平衡术:贷款换贷款、非标 平台再活血( 五 )

另一种场景是大行、股份行置换中小行的信贷。由于近期一些风险事件的冲击,中小行同业存单和二级资本债发行并不顺畅,可能面临缩表压力。缩表的过程中,资产端城投信贷资产亦可能成为“卖出”的对象。一些银行人士认为,这部分可能成为大行、股份行置换的对象。

置换后将对银行、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上一轮置换后,商业银行资产端“贷款”变为“地方政府债券”,这一轮则是期限拉长。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城投贷款仍是优质资产,置换符合规定的隐性债务可以缓解“资产荒”压力。对于城投而言,置换后可以腾挪出资金去偿还其他债务,减轻到期债务压力,缓释债务风险。

“整体上是利好,但如果置换的规模过大,可能会挤占其他行业的信贷资源,因此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适度控制好规模。” 前述券商固收首席分析师说。

值得注意的是,信贷置换隐性债务这一方式只是将债务期限拉长,但债务余额并没有改变,仍需进一步化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