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相继“退赛”,无人超市只是神话?( 四 )

无人项目出现经营问题早已有迹可循。2017年11月,开业不足4个月的“五人”无人便利店暂停营业,这家选址长沙天元七彩mall三楼的湖南本土品牌,曾推出“先出门再付款”的行业先例。

2018年7月,孚利购招商拓展总监在接受三湘都市报采访时表示,品牌在长沙共有21家门店,年内计划将门店扩展至50家。截至目前,采访人员仅在百度地图上检索到其1、2代门店共19家,凯乐店从开业到停业,前后不超过半年。

曾在长沙大规模抢点的每日优鲜、猩便利等无人货架第一梯队品牌,因未能组建自持供应链系统、超过20%的高货损、推荐人的高推广补贴等导致高运营成本等问题出现,最终出现相继撤点、停止补货等现象。

2019年1月,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向媒体确认,已放弃无人货架业务,转做线上电商;同年5月,7只考拉停止货架业务;去年12月,京东到家出于业务调整也暂停无人货柜项目“京东到家Go”;去年10月,曾完成千万级融资的小闪科技向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短短2年内,被资本追捧的无人货架项目正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下,在一片唏嘘声中倒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