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相继“退赛”,无人超市只是神话?( 六 )

在购物体验方面,采访人员第2次前往“蕉库”无人便利店时看到,一位顾客欲进店时,扫码进门系统出现故障,其多次尝试人脸识别功能失败,在反复尝试近5分钟后悻悻而归,“打了客服电话,说系统出现故障,但无法确定工程师过来维修的时间。”

观察

资本助推下的无人零售:从疯狂到理性

巨头入场,将无人零售的试验场推向高潮。2016年10月,马云第一次提出“新零售”概念;2017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无人超市“淘咖啡”,5天内产生7000笔订单;2018年1月,在西雅图的亚马逊总部一楼,亚马逊的首个无人超市Amazon Go开业。

“在无人零售入局前期,开店速度与点位规模就是与投资机构谈判最有效的砝码。于是,跑马圈地成了标准动作。”一位无人零售从业者介绍,无人零售项目高度依赖资本进行扩张,而资本的入驻为行业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2017年6月28日,创新工场宣布完成对F5未来商店的3000万元A+轮融资;两天后,缤果盒子也宣布已完成A轮融资,金额超1亿元……资本狂热究竟到了何种程度?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新零售领域投资事件共507起,无人零售投资事件以126起位居第一,投资金额达43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