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相继“退赛”,无人超市只是神话?( 五 )

探因

伪无人

将人力成本转移至前端

无人项目快速陨落究竟为何?在三湘都市报采访人员的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无人便利店概念中的“无人”表现为用技术取代人工收银,但这并不是无人的本质。

“无人值守虽然降低了部分人工成本,但为实现无人模式而搭建的技术体系却需付出较高的前期成本,况且后台维护、补货、摆货等仍旧依靠人工。”长沙某连锁便利店高管表示,无人项目普遍防盗使用的RFID标签,需要在产品出库前人工黏贴,这与10年前便利店用“打价机”贴标签的行为几乎没有区别。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无人便利店需要经过1-2年的市场培育期,要想吸引消费者持续使用无人购物,品牌要熬过“烧钱”培育消费习惯的艰难阶段,“无人便利店不应该是赚快钱的领域,消费者最终想要的是购物体验而不是追求好奇。”

此外,他表示,无人便利店尽管省去了人工成本,但仍要承担设备配置和更新、门面租金、商品货损,“整套防盗系统需要技术人员维护,还得更新换代,不断加密来防止黑客攻击,其成本也非常巨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