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小老鼠"引发百亿供应链金融骗局 承兴水有多深?( 八 )

经济观察报采访人员了解到,博信事件供应链金融形成的链条逻辑路径大致是承兴系向苏宁、京东、中国移动等供货,由于这些企业话语权较大,对承兴系产生较大现金流压力,因此承兴将上述企业应收款打包成相关产品在金融平台上发行。

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广州承兴总资产105.99亿元,总负债83.21亿元,应收账款余额为74.8亿元,占总资产的70.62%。

一位从事供应链金融方面人士介绍,京东等巨头的应收账款“属于硬通货”,供应链保理都对其有所偏好,“按理说,其中若发生资金链问题,就是京东等企业不肯兑付应收”。

于是,戏剧性一幕发生。

涉事公司京东对外公告称,广东承兴涉嫌伪造和京东的业务合同对外诈骗。

另一家牵扯其中的电商苏宁也否认了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并表示,广州承兴与苏宁易购应收账款债权供应链融资事宜,经公司核实,“我司与该融资事项无关”,“上述事件系广州承兴伪造与苏宁易购的采购合同进行融资”。

诺亚财富旋即表示,承兴国际相关方为京东供应商,双方存在大量长期交易;歌斐已经就这个供应链融资对承兴和京东提起司法诉讼;歌斐正在积极配合并尊重司法调查的结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