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阿什旦牦牛

科技频道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走近阿什旦牦牛

走近阿什旦牦牛

我国成功培育出的牦牛新品种——阿什旦牦牛。 本报采访人员 常 理摄

走近阿什旦牦牛

科研人员抱着阿什旦牦牛幼崽。 本报采访人员 常 理摄 我国是牦牛的主产国,如何加快牦牛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牦牛产业发展活力、促进高寒牧区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是动物育种学家尤为关注的事情。日前,世界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通过了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成为牦牛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牦牛,是高寒牧区特有的牛种资源。它们不仅可以适应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还能提供肉、奶、毛、绒、皮革、役力等,是牧民们的忠实伙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兽药研究所与青海省大通种牛场合作开展牦牛新品种的育种工作。研究所副所长、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阎萍研究员带领团队成员扎根高原,为我国的牦牛育种事业无私地奉献着青春与汗水。30多年来,团队成功培育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牦牛培育品种——“大通牦牛”和“阿什旦牦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