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阿什旦牦牛( 二 )

今天我们的主角就是这个刚刚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的世界首个无角牦牛——阿什旦牦牛。

牦牛不长角

从西宁机场出发,约两个小时车程就进入了青海大通牛场地界。这可不是一般的牛场,它始建立于1952年,占地约84万亩,是全国唯一以良种牦牛繁育为主的国有种畜场,存栏牦牛2万余头。

沿着泥泞颠簸的山路,经济日报采访人员来到了牛场职工张润生的家中。“再往上就没有路了,只能骑马上去。”张润生说,现在是夏季,牧民们会骑马把牦牛赶至更高海拔的夏季牧场,带上必需的生活用品,逐水草而居,到10月份天气逐渐变冷后回到冬季牧场,让牦牛在草场吃饱喝足好过冬。

为了让采访人员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牦牛,张润生和牧民们特地把牛群赶下山,圈养在自家的牛圈里。

在这里,采访人员和阿什旦牦牛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阿什旦牦牛最大的特点是没有角。阎萍说,长角本是牦牛特有的生物属性,在野生状态下,具有防御自卫等功能。但是,随着传统饲养方式的多元化、放牧加补饲、舍饲逐步发展,有角牦牛在规模化和集约化饲养中暴露出了相互伤害、不易采食、破坏圈舍、损坏设施等弊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