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从货币视角看数字货币(王剑专著节选)( 九 )

政府无法制止这种行为,银行券日益流行,但作为新生事物,也面临自己问题。比如,某银号存入了100两黄金,他们发现是可以发行更多黄金凭证的,因为存款人不可能同时来取走黄金。这仿佛是一个骗局,但又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商业逻辑,也就是目前依然实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但是,留多少比例的准备金,得拿拈得当,否则银行就会无法支付存款人的提取,就会遭受挤兑。商业银行自问世以来,因挤兑而破产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在威尼斯的口岸,破产银行家的板凳(banca)被客户砸烂,所以破产就叫Bankrupt。

银行破产和其他企业不一样,银行的主要负债——即那种凭证——履行着货币职能,并且涉及无数公众,而这些凭证全变为废纸,会严重打击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所以,银行不能倒,尤其是大型银行。

政府发现任由这些银行家自由发行凭证当货币也不是办法,但又不能彻底收回货币发行权(因为这必然走回滥发货币的老路),于是折衷,新设了一家中央银行(或者把既有的一定银行指定为中央银行),相对独立于政府,但又与政府关系紧密,由其充当银行的银行,统一管理众多商业银行的凭证发行行为(比如设定准备金比率等),使货币发行量适当。首家此种意义的央行是英格兰银行。后来,央行还新增了在银行挤兑时给予必要的救助的职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