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走向AI视觉识别,虹软为什么是科创板“视觉AI第一股”?( 三 )

很长一段时间内,虹软的业务都与摄影相关,由最初的PhotoStudio 至当下火热的人脸识别技术,虹软的业务核心围绕视觉图像展开。

在PC至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中,邓晖带领虹软将人脸技术、暗光、HDR、全景等数码相机上的视觉技术移植到手机拍摄功能中。而当暗光、HDR、全景成为手机标配的时候,虹软又开始尝试在手机上实现单反相机的功能。

发展至今,虹软擅长的是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并积累了大量的成像、图像和色彩领域的经验及销售网,服务对象多为智能硬件设备制造商,在手机领域,虹软的业务对象覆盖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LG、索尼、传音等全球品牌。

根据官网介绍,虹软公司服务于世界各地的客户,除了手机,其计算机觉技术商业化应用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零售、互联网视频等领域均有所涉及,公司在杭州、上海、南京、深圳、台北、硅谷、东京、都柏林等地设有商业与研发基地。

2018年高交会期间,虹软发布了一款视觉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免费为合作伙伴和第三方企业提供人脸识别、活体检测、人证比对、人脸属性分析等视觉AI技术,同时推出“星火”计划,在资金、技术、渠道方面扶持优质创业者和开发者,正式打上了人工智能平台的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