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车势力频遇阻 谁该为消费者的愤怒埋单?

新能源造车步履维艰。

7月13日,北京、广州等地出现多起小鹏汽车用户集体维权事件。许多现场照片显示,包括小鹏汽车总部办公楼在内,被车主们集体围堵。原因是多名车主表示,小鹏汽车刚推出的2020款汽车定价比2019款更低、续航里程更长,这让刚提车和将要提车的车主们非常不满。

虽然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7月12日发布微博,对新车售价问题做出解释称,“这可能是误会”,并承诺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专属补贴权益,但依然难以平息老车主心中的不满情绪。

小鹏汽车遭遇集体维权只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黑天鹅”事件的冰山一角。近几年,随着中国造成新势力逐渐崛起,所衍生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新能源造车势力频遇阻 谁该为消费者的愤怒埋单?

图1/5

新能源造车问题丛生

2017年,国内新能源车企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冒出。随着资金不断涌入,新势力造车的竞争也逐渐走向白热化,互联网造车、传统汽车企业、投资及金融领域都想分一杯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