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车势力频遇阻 谁该为消费者的愤怒埋单?( 二 )

可是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及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数据调研机构PitchBook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14日,中国电动车领域所获得的风险投资金额同比下降近9成,跌至7.83亿美元。相比2018年同期的风险投资高达60亿美元,可以看出风险投资机构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投资项目变得谨慎起来。这对于以烧钱驱动增长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本次小鹏汽车因为新款车型降价,遭遇大规模维权,让小鹏汽车方面始料未及。

新能源造车势力频遇阻 谁该为消费者的愤怒埋单?

图2/5

不过,就新款汽车降价维权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年3月,特斯拉在国内市场大幅降价,降幅为1.13万-34.11万元,特定车型的最高降幅甚至达到了34万元。如此大幅度的降价,无疑会伤害一些刚购买特斯拉的车主,不少车主选择拉横幅来控诉特斯拉的降价行为。

针对特斯拉、小鹏汽车接连降价的行为,有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造车涉及的零部件过多,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年的行业积累。它并不像造像制造家电、手机那样,相对简单。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老大也同样经历了很多困难,也经历过消费者维权,更别说后来者小鹏汽车,新能源造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