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造车势力频遇阻 谁该为消费者的愤怒埋单?( 三 )

目前来看,新能源造成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靠融资烧钱来推动。造车新势力基于造势和融资的需要,都非常烧钱。有部分造车企业由于缺少行业经验,在费用管控方面并不规范,在技术研发、人力资源、营销推广等方面走了许多弯路,资金浪费严重。

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企业,虽然造势非常高调,但是在车型研发、品质管控等方面缺少经验,往往是钱花了,事却没做成。

PPT造车流行。由于造车新势力大多数有着一定的互联网基因,靠开发布会、讲PPT,来“包装”自己,真正在落实环节往往难以跟上。早前,贾跃亭靠PPT演讲,把乐视的生态战略传播给普罗大众,如今乐视已经成为资本的弃儿。同时,贾跃亭还多次为旗下的法拉第未来汽车站台,也没能让FF跟上时代的步伐。

量产延期交付。2018年,蔚来、小鹏等头部造车新势力纷纷遭遇延期交付的负面风波。部分造车新势力产品多次跳票、上市产品出现安全隐患、过度宣传等等,引来消费者不满。

供应链管理难。由于大多数造车新势力玩家缺少传统汽车行业的经验积累,而汽车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极高,需要多年的行业积淀。造车新势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