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叫6小时,这届年轻人在看什么?( 四 )

讲到对粉丝文化的研究 ,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 。

1992年 , 詹金斯的《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深入了解《星际迷航》《异形帝国》《双峰》等文化产品的消费群体中的核心粉丝(电视观众) , 并介绍他们的再创作(比如同人文)和社群形态 。

这本书的发表几乎象征着第一次有学者公开认可粉丝文化 。 当时主流学界认为粉丝是盲目、狂热的群体 , 但詹金斯认为粉丝们实际是在挑战主流媒体文化霸权地位 , 并试图对文化权力进行争夺 。

在那本书中 , 詹金斯论证的另一个重点是「参与式文化」 , 而当时还未出现「统治级别」的社交媒体产品 , 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型的视频平台 。 12年后的2004年 , 脸书诞生 , 再过两年又有了推特 。 在国内 , 有微博 。

全球范围内一系列社交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后 , 詹金斯的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 , 他后来在多本书籍中陆续探讨了新旧媒体的冲突、网络时代的参与文化、多媒介的交互、大众文化的情感影响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