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子”越来越让人放心( 二 )

“奶牛吃的是配方料,喝的是干净水,睡的是‘软卧床’。”多家奶业20强企业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我国已全面普及奶牛人工授精、秸秆青贮、疫病防控等现代技术,全部规模牧场实施机械化挤奶,90%以上规模牧场实现全混合日粮饲喂,部分牧场实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计算机智能牧场管理、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等,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昔日的畜群杂乱、手工挤奶、秸秆粗放饲喂等落后生产方式已成为了历史。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表示,规模化牧场已成为生产主体。“河北基本在300头以上,宁夏在1000头以上。我国奶牛养殖规模超过了欧洲。我国排名前40位的养殖企业奶牛存栏总量接近190万头,共日产牛奶2.66万吨。”李胜利说,我国奶牛养殖企业的设施装备和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养殖“小散低”局面得到扭转。

伴随规模化养殖,质量安全也得以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介绍,我国生乳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乳蛋白平均3.2%以上,乳脂肪3.8%以上,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持续下降,质量安全达到国际先进水准。数据显示,乳制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连续3年在99%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乳制品样品合格率为99.8%,是合格率最高的一类食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