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小哥舍命狂奔背后交通事故频发,我们真没招了吗?( 八 )

时空隧道公司的辩称并非空口无凭。多位接受采访的UU跑腿配送员表示,上岗培训第一天,就被要求签订一个免责协议,证明平台与配送员之间不存在劳务关系,而且,自己每接一个单子,都要拿出一部分用以购买人身意外险,UU跑腿平台却坐收每单收入的20%作为居间费。

事实上,事故发生前,包括张星星在内的许多配送员都没有仔细琢磨过那些自己签字确认的格式化条款,也没有细想自己与平台的关系。

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则将旗下的配送员队伍分为三类:由直营公司管理的配送员,由区域加盟商管理的配送员以及在美团众包、蜂鸟众包平台上注册的兼职配送员。

配送员类型的不同,也造成了在事故发生时,平台方态度的迥异。

以2016年5月15日发生于上海市河间路的一起事故为例,骑电动自行车的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平台所属公司,下称“拉扎斯公司”)员工赵某将另一名市民撞倒后,饿了么公司很快承认,赵某系该公司员工,事发时系从事职务行为,该公司愿意按责承担赔偿责任。但在另一起事故中,虽然配送员秦某同样身着“饿了么”服装,拉扎斯公司却拒绝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秦某是区域加盟商的员工,而拉扎斯公司是服务平台,为骑手和商户提供居间服务,与秦某之间没有雇佣及劳动关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