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与启蒙》 邓晓芒与他的“时代精神的冲动”( 三 )

如何进行中西文明比较?

书名“批判与启蒙”并非泛指,而说的是经由作者定义的、特指的“新批判主义”与“当代中国的第三次思想启蒙”。

所谓“新批判主义”的概念,是承接了“五四精神的血脉”,以其独到的视野反思、评价和重估传统文化。“新批判主义”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包括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自我忏悔精神和对进化论的超越,作者认为这三点均可从鲁迅身上获取思想渊源。与此同时,作者又指出“五四”精神具有其局限性,表现在“五四”虽提倡启蒙却带有民粹主义倾向、“五四”知识分子无法调和“个人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冲突”并且缺乏“西方人那种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总而言之,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以“新批判主义”勾勒出来的价值立场主要聚焦于个人本位和人道主义,同时提倡将“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区分开来”、“把实用理性和价值理性区分开来”。

至于“当代中国的第三次思想启蒙”的观点,则立足于作者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认识。他相信20世纪初的“五四”,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或者说“新启蒙”运动,均没有“对启蒙的真正含义领会和吃透”,此外考虑到当代中国国情已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几千年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数以亿计的农民离乡离土,进城打工,城市化成为整个国民生活的中心”,这就是必须要引进市场经济的一整套普遍原则来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所以需要开启第三次的启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