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台迷思,这头怪兽已侵入企业内部( 三 )

4,缺少解构设计,今天的中台,可能成为明天的孤岛。今天谈论中台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对1990年代的“流程再造”(Process re-engineering)没有什么印象。其实二者的逻辑基本一致:企业内部功能竖井化,企业对外部环境机会的响应迟缓,联通竖井化的企业功能,为价值创新活动串联和并联快速反应系统。人们容易忘记,今天需要打通的竖井,曾经是流畅的管道。事异时移,换个视角,横向的管道便被看作竖井了。要避免重蹈覆辙,先想好怎样解构中台。

5,不比较其它的技术路线,盲目对标,中台可能刚刚建立就成为淘汰对象。现在市面上讨论的许多中台计划都可以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去实现。例如,前台和后台协同,搭建一个轻便的组织矩阵框架。再如,人工智能可以解决许多技术灵活组合的问题,甚至不需要人在其中。像会员标签、画像、全景触点营销、订单跟踪等,这些活动既可以在中台设计一个流程业务包,也可以在未来由人工智能系统自动检索配对。如果不考虑多种技术路线选择,企业未来IT部署的机会成本将增高。

6,只从ABC角度看问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一定有DEF的陷阱(Design enticed failure, 设计诱导的失败)。没有什么设计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设计中台的时候,必须要思考它带来的新问题会以何种形式出现。这样,我们才能预备缓解和对冲的设计。例如,用流程去管人,人的主观能动性会打折扣。现在的流程无法预计未来客户偏好变化。当变化产生,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去调整流程的时候,今天设计的缺点才会暴露出来。牢记ABC技术可以改变目前的一些问题状态,认识所有的设计都存在盲点,接受组织永远处于问题情境状态,我们才会把握良性的问题状态,而不是追求十全十美的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