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仅次于华为 中兴,通信业老三沉沦还是逆袭,5G成最后救命稻草?( 六 )

烽火通信若无法尽快扭转自己的企业文化,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这么一个安逸企业的形象,人们很难想象,它能够真的成为一家极具竞争力的通信设备制造商。

2018年,烽火通信通信系统设备、光纤及线缆、数据网络产品三大版块销售收入分别为149.70亿、64.58亿、25.32亿,占比最大的通信系统设备毛利率仅有21.76%,数据网络产品毛利率为46.47%,虽比较可观,但其在全部营收中的比重很低。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当年烽火通信营业成本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5.84%,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换句话说,该公司靠增加市场投入才保持住了这个并不突出的增速。

烽火通信在财报中坦诚,产品总体竞争力还不够强,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还不是很高;整体盈利水平有待提升,价值客户数量还比较有限;客户对交付环节的满意度还不高;员工的潜能还没有被充分激发等。由于这些描述被处理得比较委婉,倘若翻译成比较直白的语言,恐怕每一个问题都让人触目惊心。

冷暖自知。当外界在大力鼓吹5G的种种利好时,烽火通信的高管们却在市场爆发的前夜选择用脚投票。2019年2月,烽火通信发布高管减持结果公告,董事长鲁国庆,副董事长吕卫平、何书平,董事童国华、徐杰5名股东合计减持了23.76万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