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菜市场边上的教育( 四 )
面对这样的学生,到底该怎么教?这是一道教育难题。
多年的教育探索让六十一中的老师得出一个共识:如果说名校的老师表现出一种权威理性的师道尊严的话,我们带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事无巨细、无微不至的情感关怀。
让老师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
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家访吗?这是教育界一直热议的话题。
今年3月,合肥市包河区启动了“千名党员教师访万家的活动”,其家访的重点对象在于特殊群体儿童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残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等六类家庭,要求覆盖比例超过25%。据介绍,目前已经有1500多名老师,走访了7000多个家庭。在已经到来的暑假,这个数量将会更多。
“这些特殊的家庭,我们学校都有。在此之前,家访也一直是我们重要的工作手段。”六十一中校长廖颖杰说。在六十一中,家访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有的老师一年能走访40多户家庭,基本把班上所有学生的家庭都走了一遍。“老师如果不去孩子的家庭走访,就根本谈不上理解孩子,而理解孩子是教育的起点,决定了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路径。”
推荐阅读
- 三国杀|不濒死不吃桃,那些游走在作死边缘疯狂输出的武将们!
- 海尔走在新长征路上
- 中国一发明或将改变人类命运?专家:该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 坐在路边上的制服少妇,不去上班在这偷懒吗?
- 走在电商新生态圈前沿 苏宁双十一显全场景优势
- 未来新iPhone将采用屏幕指纹识别,但这项技术vivo已经走在了前头
- 走在时代前沿|比音勒芬出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品牌峰会”
- 新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印度贫民窟边上长大
- 华为Mate30 Pro用了一周的感受, 走在路上, 总感觉有人看我!
- 原创<br> 当菜市场有了买手店,一场自下而上的零售革命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