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防掏空小手册( 二 )

(3)违规大额担保。股东通常会利用企业内控薄弱的漏洞,进行违规大额担保,为自己谋求利益,最终掏空公司,导致债券违约。典型案例如富贵鸟和保千里。

(4)大额分红。分红同样是子公司资金流入大股东手里的途径之一。大额分红则需要引起关注,是否有大股东掏空公司的可能。银亿股份就曾经因为大额分红导致流动性趋紧,最后引发违约。

(5)高价溢价并购资产。通过子公司资金溢价并购资产,而溢价并购的好处最后被大股东拿走,从而导致子公司被掏空。因此对于账面上有大量商誉的公司需要关注。

(6)混改过程中被掏空。混改过程当中国有资产流失到个人手中引发的掏空行为,典型案例就是中信国安。识别此类掏空的关键在于混改之后企业的经营是否改变,混改的目的在于提升国企经营效率,但如果混改之后未能带来经营的改善,则需要注意混改是否只是“挂羊头卖狗肉”。

正文

1.股东掏空是导致民企违约的典型原因之一

2018年至今,信用债市场出现大规模违约潮。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19日统计截止,国内共292只债券发生违约,涉及金额1872.69亿元,比2014至2017年4年违约债券金额总和还要多。而且本轮违约潮的主力军是民营企业,其中,256只债券为违约民营企业债券,涉及金额1271.73亿元,数量占比87.67%,金额占比67.9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