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了“三桶油”,为什么还要成立国家油气管网公司?( 二 )

与此同时,天然气管网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18年底,中国建成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7.6万公里,已初步建成以陕京一线、陕京二线、陕京三线、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三线、川气东送等为主干线,以冀宁线、淮武线、兰银线、中贵线等为联络线的国家主干管网,干线管网总输气能力超过2800亿立方米/年。

天然气管网已经形成常规和非常规国产气、陆上进口管道气、海上进口LNG等多气源互济,“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就近供应”的供气格局。

中国天然气管网运行管理机制主要呈现两大特点。

一是采取自建自管模式。中国天然气管网大型干线和支干线工程主要由三大国有石油公司投资建设,区域内支线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和地方资本投资建设。各投资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按线建设管道,自行管理运营。受管网发达程度影响,在管网具体管理模式上有所不同,存在“一线一管”、“一区一管”或多主体共存的“一区多管”。

二是实行运输加销售的一体化运营,一家独大。管网与相应气源对应,管网运营企业作为石油企业的下属企业,运销一体化,纯管网运输企业和运输量较少,拥有对下游市场的供气垄断权。由于中石油拥有超过76%的国家级干支线输气管网,导致中石油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一家独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