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支付“无证经营”引监管关注 行业或迎新一轮洗牌( 四 )

名录登记工作是否会顺利?

“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影响,即监管层的考量和支付机构自身业务是不是合规。上述支付机构人士表示。

不过,他亦进一步向本报采访人员指出,30家试点机构其实不算多,如果再卡掉了岂不要更少了。

无证跨境支付机构出路何在?

与此同时,本报采访人员注意到,对于跨境支付业务的监管也日益趋严,并再提跨境支付持牌经营。

“获得外国牌照但没有在中国拿到牌照,不能通过数字平台向中国投资者(消费者)提供银行、证券、保险、支付等各类金融服务。这是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 7月13日,外管局总会计师孙天琦在“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上指出。

日前,更有消息称,央行支付结算司召集银联、网联两大清算组织及部分支付机构召开了一场跨境业务研讨会,重申了跨境业务持牌经营的重要性:“凡是没有取得监管许可而为中国境内居民提供跨境支付结算服务的,都属于跨境无证经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