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疾病:妥协共生,还是顽抗到底?( 七 )

但通常让我们感到不好受的往往是我们自身的免疫反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服用止痛药或退烧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它根本不会对病原体产生影响,只是让我们感到好受些而已。最近,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人体也可以抑制免疫反应,并将入侵病原体的危害降至最低,从而保证机体健康。现在,研究人员一步步探明疾病耐受机制是怎样保护我们的身体在感染期间不受损害的。

怎样面对疾病:妥协共生,还是顽抗到底?

图1:(左)生病小鼠,(右)耐受小鼠

共生细菌

怎样面对疾病:妥协共生,还是顽抗到底?

图2:哺乳动物的肠道内充满了共生细菌,这些细菌可能会增强我们对致病菌的耐受性。由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导致的严重感染有时会引起肌肉和脂肪组织萎缩。但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小鼠的肠道内有某种共生的大肠杆菌(symbiotic E。 coli),小鼠的组织就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坏。如果向缺少这种共生菌的小鼠体内注入大肠杆菌菌株,当它们感染伤寒沙门菌时,这些菌株便会转移至脂肪组织,并在那里触发一种激素反应,防止脂肪和肌肉分解,从而帮助动物恢复健康(Science, 350:558–63, 2015) 图/MESA

推荐阅读